close
佛陀的寓言故事

有一次,一個外道對佛陀大聲辱罵,非常無情, 然而佛陀始終保持沉默,不加反駁。

事後,弟子忍不住問佛陀:「剛才有人罵您,您為什麼都相應不理, 不回一句話呢?」

佛陀這時反問弟子說:「如果有人送禮給你,而你不願接受, 那這些禮物要怎麼處理呢?」

弟子回答說:「這時送禮的人就會把禮物帶回去。」

佛說:「對,如果有人罵你,你保持沉默不加反駁, 那麼這些罵人的話無疑就由罵人者自行收回, 因此有時候沉默仍是最好的抗議。」



佛陀再引述一個「渡河的牧牛人」的故事---

從前在摩揭陀國有兩個牧童,一個愚笨,一個聰明, 他們各趕一群牛要渡過恆河。由於數天前下了一場雨,河水暴漲。

愚笨的牧童,不加思索,不勘查河水的深淺,就把牛群趕下河。 當牛群走入河中,忽然感覺身體往下沉,小牛一腳踏進河裡, 馬上被水淹沒,牛群一陣慌亂,不停的掙扎,不久就全部滅頂了。 愚笨的牧童見狀道:「呀!怎麼都沉下去了?嗚!~我的牛都完了! 」最後無一隻倖免於難。

然而聰明的牧童就不同了,他先仔細觀察兩岸地形, 找到一處最短與最淺的渡河點,先牽強壯的公牛渡河, 一步步沉穩前進而安全抵達彼岸。

接著再牽壯一點的母牛渡河。最後,才保護弱小的小牛, 一邊嘴裡安慰著牠們說:「慢慢來,不要慌!小牛,加油呀!~ 大家都在等你們呢!」這時候,在岸上的公牛和母牛都發出叫聲, 而小牛也勇敢的回應著,小牛聽到爸媽的叫聲,頓時勇氣百倍。 聰明的牧童於是安全地把所有的牛隻帶到對岸。

--這就是佛陀所說:人必須要用智慧來指引眾生的迷惑。



又有一次,佛陀帶著弟子出遊,走到一處人多聚集的市場裡, 來到賣魚的攤位旁, 佛命弟子阿難將魚下面的墊草拿起來聞是什麼味道?阿難說:「 這個聞起來好腥臭!~」

他們後來又走到一家檀香店,佛陀又叫阿難聞著香袋,阿難說:「 這個聞起來好香哦。」

這時佛陀就向弟子說:「一個物品如果與魚接觸便有腥臭, 如果與檀香接觸便會有香味,人在選擇朋友的時候也是一樣, 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,因此交友實在不能不慎重呀。」



又有一次,佛陀對求道者開示因果的道理。

佛陀說:「如果農夫春天不去耕田和播種,任田園荒蕪, 而只是天天在神前祈求豐收說--神呀!請賜我豐收發財~! 你想秋天來的時候,他們會豐收嗎?」

求道者說:「不可能,因為不先耕耘播種,則不論如何求神, 荒土上是不可能長出豐碩的作物。」

佛陀說:「答得好,再請問你--如果農夫在春天認真耕種、灌溉、 施肥、除草,而沒有求神恩賜,將來會不會因此而沒有收穫呢?」

求道者答:「我想他在秋天仍會有收穫的。」

佛陀說:「這就對了, 事實上世間一切的人和萬物都無法違背上述因果法則, 自己的命運應由自己掌握。」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五股婦宣導隊 的頭像
    五股婦宣導隊

    五股婦宣隊的部落格

    五股婦宣導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